随着国务院颁发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(简称“国十条”)后,不少地方政府贯彻态度坚决,以铁的手腕,提头来见的勇气,动了真格。但是,笔者认为如果不顾我国国情和客观条件大规模推行“煤改气”,不但雾霾治理不好,还会严重影响国家经济,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盲目推行“煤改气”会把治理雾霾带向深渊。

不能神话“煤改气”

环保部门在贯彻执行国十条的过程中,为天然气戴上清洁能源的桂冠,没有考虑天然气的资源供应量,“一哄而上”大规模推行“煤改气”,有的地方还强迫企业“煤改气”,阻止使用其它燃料的清洁燃烧技术,使治理大气污染工作走了歪道,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。

就治理大气雾霾而言,把天然气说成是清洁能源,本身就有失偏颇。天然气也是化石能源,也有清洁燃烧的问题,主要是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氮氧化物。根据环保部门对天然气锅炉运行情况检测公布的资料,燃气工业锅炉运行中,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小于200毫克的只占35%,小于400毫克的占94%,大部分天然气锅炉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在300毫克左右。同时,以半焦为燃料的解耦燃烧锅炉可以很容易将氮氧化物排放量控制到200毫克以下。煤气发生炉锅炉更可以把氮氧化物控制到100毫克以下。

雾霾的主要成份是PM2.5,生成PM2.5的罪魁又是氮氧化物,目前大规模“煤改气”中使用的天然气锅炉,对控制氮氧化物没有任何优势可言。令人不解的是,环保部门力推的“煤改气”工作,从公开记载的数据中,很难查到氮氧化物排放量是多少,“煤改气”前后氮氧化物有什么变化。

再者,众所周知,我国是石油、天然气资源贫乏的国度。根据国家能源局的预计,2015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将达2310亿立方米,而国内天然气供应量只有1310亿立方米,需要进口1000亿立方米。天然气资源被国外控制,燃气机叶片制造和修理技术被国外控制,燃料价格我们也没有话语权,“煤改气”要花大钱,增加后处理设施也要大花钱,对天然气燃料还要长期补贴,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。

这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,我们决不能让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。从这一点来说,治理雾霾已不仅仅是个环境问题,而是一个政治问题。

北京:谨防穿新鞋走老路

以北京市为例,该市主城区的燃煤锅炉绝大多数已经改为燃气锅炉,但是,PM2.5雾霾严重污染不仅没有消除,还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。原因就在于,“煤改气”大量增加排放的氮氧化物,加之汽车尾气排放的氮氧化物,是北京PM2.5雾霾日益严重的根本原因,而且有资料表明,北京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已是二氧化硫的3倍。

2013年冬季供暖期,北京市天然气用气量为78亿立方米,按氮氧化物平均排放浓度300毫克计算,排放的氮氧化物量为25740吨,排放量和汽车排放基本相当(现在北京有500多万辆汽车,年消耗700多万吨汽柴油,排污总量90多万吨,其中氮氧化物8万多吨,在供暖期时间段也在2万多吨左右)。按照北京市“十二五”时期燃气发展建设规划,规划到2015年,北京市天然气年用气量达到600亿立方米,排放的氮氧化物量为198000吨;2017年用气量达到930亿立方米,排放的氮氧化物量将达到306900吨,接近2013年的15倍。

目前,当北京冬季处在静风或微风时,外地污染对北京影响较小,不到48小时本地空气就会达到严重污染,也就是说环境污染会很快达到极限,当氮氧化物排放量再增加15倍时,想像一下污染会达到什么程度。如果通过采取措施,上环保设备,来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,当排放浓度降低到20毫克时,还仅仅只是维持目前的大气水平,事实上要想让全市的天然气锅炉都达到20毫克的排放标准,投资巨大,几乎不可能。

雾霾天数不降反升的尴尬表明,北京的“煤改气”并不成功,并没有改善大气环境,尤其是没有减轻PM2.5造成的雾霾污染。实际上,把北京周围热电厂全部“煤改气”,产生的氮氧化物会更多,PM2.5也更多,会导致在错误的路上走得更远。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做过测算,热电厂“煤改气”后,氮氧化物排放不但不会减少,反而会增加,反而会恶化雾霾的状况。

面对这种现状,只能再投入大量人力、物力和资金,对天然气锅炉排放的二氧化氮污染再做后处理,走的还是过去燃煤锅炉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。